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今日惊蛰|古代诗人眼中的惊蛰

时间:03-08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30

今日惊蛰|古代诗人眼中的惊蛰

    对惊蛰气候特点的描述可追溯到《礼记·月令》“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在电闪雷鸣的唤醒下,昆虫结束了冬眠状态,开始从巢穴中走了出来。    《惊蛰二月节坐功图》来源:《遵生八笺》  但《礼记》尚未出现“惊蛰”二字。《淮南子·天文训》是较早明确提到惊蛰的文献:“(雨水)加十五日斗指甲则雷惊蛰。”,《伤寒论·伤寒例》也有“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的说法。  一声惊雷、一场春雨,带来春风和煦、春暖花开。  和立春、雨水等直接以气候特征命名的节气不同,惊蛰的命名方式则多了隐喻色彩,颇具“文艺范”。如果按照直接描述气候特征的命名方法,惊蛰或许被称作“雷鸣”,少了几份文学神韵。  要结束冬眠的不只是自然界的动物,古人也会在惊蛰之际结束“猫冬”,准备春耕事宜。而古代文人也在开春之时笔耕不辍、文思泉涌,勾勒出他们心中的惊蛰。  陶渊明:世乱心却安  以归隐田园著称的陶渊明所作《拟古九首》第三首中“仲春”便是阴历的二月,“雷”与“蛰”也是惊蛰的元素。    《陶渊明》 来源:《历代君臣图像》    明嘉靖二十九年刻本《陶渊明集》之《拟古九首》  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  《拟古九首·仲春遘时雨》  【东晋】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飞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有研究者从历史背景角度切入阐释这首诗的隐喻之义:陶渊明将惊蛰的雷雨天气比作东晋末年乱世。“始雷发东隅”和“众蛰各潜骇”表面上是在写惊蛰节气万物复苏的景象,其实指代当时南朝宋开国君主刘裕起兵取代晋王朝的世事之变。  但自“翩翩新来燕”始,本诗的描绘对象从惊蛰节气气候特点切换为诗人第一人称的所见与所感。“所见”为陶渊明巧借燕子双双归旧居抒发对落叶归根的向往,“所感”为“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一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陶渊明的隐逸之志。  元稹:明媚春光耕种忙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与志在隐逸的陶渊明相比,元稹眼中的惊蛰之景则有着万物萌生之美。“韶光”为明媚春光,“蜀锦”是四川特有的织造锦段,花纹精致、雍容典雅,是积极向上的意象。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描绘了初春万物竞相生长的景象。而最后两句也尽显人文主义关怀,描绘了农民春耕时节的勤劳。整体来说,元稹此诗历历如画,将天公作美与百姓辛勤劳作相融合。  韦应物:身居高位,心系农人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韦应物的《观田家》的独到之处在于,该诗不仅有惊蛰之景,且用更大篇幅、更多的细节刻画了农民的疾苦:仅仅“几日闲”便投入到春耕中;既要在农田里耕种,又要在家边的菜园种菜;农民从来不知辛苦,连降雨这种普通的天气现象都能被当作喜事。    《北耕兼种图》来源:《天工开物》  诗的最后,诗人还将主旨升华反省身为官员的自己:农民如此辛劳,徭役如此之重,以至于家里的粮仓都没有余量。不仅如此,诗人还表达内心的愧疚:自己没有下地劳动却拿着俸禄,这些俸禄都是来自农人的耕作成果。  惊蛰到,万物生。  宜耕作,莫蛰伏。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营销策划部  编辑 | 王自晨  监制| 高爽  审核 | 弘文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